《圣甲元•源起/缘启》

据传,上古昆仑之地(今中华大地),有沟通天、地、人、神的“扶桑”、“建木”和“若木”三棵神树,其中,扶桑为日出之树,建木为日中之树,若木为日落之树。其中“建木”为日中之树,能沟通大、小周天,故又称为“通天神树”。

如果世上真的有通天神树,她的名字应该就叫:蒜头果树。

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静谧的森林里,有这样一棵树,她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几乎年年挂果。1999年进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属濒危保护植物,国家极小种群保护物种,2012年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紧急行动计划》重点保护对象,她就是“中华神经酸树”--蒜头果树。

神经酸,也称鲨鱼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能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再生的特效物质,是神经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视神经细胞、周围神经生长、再发育和维持的必需“高级营养素”,对提高脑神经的活跃度、预防脑神经衰弱具有很大的作用。神经酸的缺乏,会引起脑中风、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脑疾病。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支配和调节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脑健康对人体生命的意义尤为重要。

科学家指出,人的衰老是从大脑的衰老开始的,脑部功能的衰退直接引发身体其他机能的衰退。

在国外,科学家最早是从鲨鱼脑中提取微量神经酸用于科学研究。由于国际社会禁止大量捕杀鲨鱼,神经酸的原料来源陷入绝境。由此,神经酸从何提取成了困扰各国科学家的难题。

在国家科工委的重点支持下,作为“中国国家攀登计划”重点科研机构的我国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毅然担负起了从植物中对神经酸进行工业化提取的艰巨攻关任务。

以我国著名科学家、浙江大学侯镜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神经酸项目研究中心”,开始了对神经酸长达8年的探索攻关。终于从享有世界“植物王国”美誉的云南省发现了一种我国独有的天然植物——蒜头果树,并且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成功地从中分离、提取出了高纯度的神经酸,研制出了第一个从植物中提取的神经酸口服制剂——神经酸胶囊,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卫生部正式批准生产。

1998年荣获国际医学科学发明的“金字塔奖”;

2003年,被科技部确立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近年来,由于神经酸功效显著、特殊,已经成为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十五五发展规划重点课题专门立项项目。

目前为止,全世界研究发现含有神经酸的植物31种,蒜头果神经酸含量高达62.27%在所有含神经酸的植物中排名第一,是其他植物神经酸含量的10倍。

同时,蒜头果还是人工合成麝香酮的高级定向剂原料,从蒜头果中还可提取蒜头果毒蛋白质,可用于人类癌症的治疗,目前正在科研领域做临床试验,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神经酸产品广泛运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产品、中医药产品、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

神经酸人体自身很难合成,必须靠体外补充。而蒜头果树中提取的神经酸以其独特的功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倍受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神经酸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国富育神树。

伙国富董事长经过十多年的培育、种植、科研攻关,2018年成立了云南贝木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贝木公司已经建设成了一家集蒜头果“育种、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化蒜头果深加工企业。公司目标以广南为核心,带动周边县(市)建设100万亩蒜头果种植基地(广南种植50万亩);承载100亿投资;实现1000亿产值;带动10000亿市场;打造全球神经酸交易中心;并把“蒜头果”打造为继“三七”之后文山的又一张响亮的名片。

2024,云南贝木公司与四川圣甲元公司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联袂在中国道文化祖庭所在地--都江堰市,成立了“神经酸与脑健康全球运营服务中心”。普及健康知识,推广销售“元贝木”神经酸系列健康产品。本着幸福、健康、快乐的核心理念。健康生活,从“头”开始!

健康与养生、产品与文化,商道与道商,珠联璧合、琴瑟和鸣,金声玉振。

中国商道内涵与中国道商文化水乳交融,云南贝木公司与四川圣甲元公司并驾齐驱,必将书写一段恢弘传奇佳话,成就辉煌事业。

营业执照.jpg

微信图片_20250429153602.jpg

微信图片_20250429153633.jpg